網頁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一生心事向誰論。十八灘頭說與君。世事盡從流水去。功名富貴等浮雲。雷雨師籤百首-20


雷雨師籤百首-20(本籤詩由 解說與整理/2013年二版)
二十籤
乙癸 下下
1.一生心事向誰論。
2.
十八灘頭說與君。
3.
世事盡從流水去。
4.
功名富貴等浮雲。
籤詩翻譯
1.心裡的心事要向誰傾吐
2.這麼多的苦水說給誰聽
3.世間事都如流水般而去
4.所有功名利祿就如浮雲
本籤重點
1.時機不遇,知己難逢,知音難尋。屢逢險地,無貴人助。
2.十八灘頭,代表世事雜亂險惡,有惶恐之難,應當小心提防。
3.盼事如流水。意即,期盼不得,大事已去。
4.利祿如浮雲。意即,看淡名利可保安康。
5. 凡事謀事:前進有險阻,退守則平安。己當更省思,不宜冒然進。
清涼月解
◆愛情
◇若單身者求問姻緣何時來。
良緣難覓,知己難尋。目前不宜求姻緣,以免有禍患。
◇若已婚者求得此籤。
目前的婚姻處在惶恐度日中,相處不睦。請多多拜神佛,多念經,以保心安。
◇若愛情分手者問挽回
若想挽回,大勢已去,挽回無益。可省力氣,看淡此情。每次的分手,都是你省思的時候,經歷如此的挫敗,你也應該覺醒了。
◇若問當前喜歡的對象,可否追求
與此人無好緣,散去為佳,不要自尋苦惱。
◇或問當前交往中之愛情前途
你們的愛情,淚水多於甜蜜。還請多些理性在愛情中。
若問當前交往伴侶可否結婚
現在還不是論及婚嫁時候,再經過一段時日你再打算。
◆事業、創業
最近在事業上不要有什麼動作,一切當守舊。在此時刻,建議多多懺悔.業障,可減輕事業中的禍患。
◆工作、求職
若問工作前途者,目前的你工作不順遂,滿腹心酸無人知。若問求職者,求職多時卻不能得志,真叫人心情惶恐不安。建議此段時間,多懺悔.業障行善.修德,這對於未來是有幫助的。
◆考試、競試
若問考試者,此時流年不利,多考多敗,還請另謀他圖。凡是各種競試都不宜,還請退守以保安康。
◆訴訟、官司
此官司讓人惶恐,要是可以的話,建議停止為安。
◆治病、健康
若問治病者,請選有德之醫生。請修心養性,對於慢性病更有效果。若是病入膏肓者,應做最壞準備。
◆轉進、換職、換校、出國、遠行
以上各種謀求都不宜,還請緩後為之,以避險阻。
◆求孕、求子
若問求孕、求子者,現在先不要求,若求得反而不吉利。若實在想求,建議先消業障、行善積德一年之後再求。
消業障的方法 要如何行善布施?
相關連結
業障病怎麼醫
無明與慢性病對照表
修行治百病
為什麼姻緣還不來?
你是否為宿命之人呢
什麼是命運?如何改造?
各種改運法中最上之法
影響命運的要素有哪些
以修行改運
消業障的方法
懺悔的力量
要如何行善布施?
欲求避凶請多唸佛菩薩聖號或咒語
大悲咒的神力
十小咒咒文
訟終凶。止則宜。名利輕。病擇醫。
行人遠。婚遲疑。凡作事。且隨時。
凡事未決。且宜緩圖。時勢縱吉。未有神扶。
凡事退省。終保無虞。更加修福。可履亨圖。

未有須仗
險人求險地。說話險心腸。
有人牢把作。凶事得安康。
險腸扁舟逢險地。傾覆善須防。
此籤得之外履。程途險阻。終不大吉利。
訟終凶。止則吉。功名輕。行人遲。婚未成。
凡事到底不吉。宜謹守可也。
始雖履險地。阻中多反覆。心事向誰論者。嘆不得逢貴人之焉。
十八灘屬贛州灘名。惶恐難也。
占此。主大事已去。有包羞忍恥之累。但當修省。
功名富貴。雖得機會。終亦難就。切勿妄想。(得本作朔)
只宜謹守。凡事。照占者審之。病不可保。孕不可得。
此籤主同心無人。孤立少助。險難在前之象。既經指示。宜早提防。然大勢已去。難可挽回。不啻流水浮雲之變滅。唯有達觀排遣。斬斷利鎖名韁。毋復繫戀。更生事故。占者悟此。則知患難中玉成不少。或又有困而得亨之日乎。
心事向誰論。踽踽涼涼。無可告語也。十八灘。屬贛州。灘名惶恐。言前路甚多驚險也。流水去。逝者不可復回。等浮雲。現在皆成烏有。尚何功名富貴之可至哉。知功名富貴之無常。而等之流水浮雲。是即與向誰論者。而與之論脫險之道。每遇之學也。慈恩豈有戰極哉。
一人買僕。占此後。僕逃去。應世從流水一句。
又光緒間。安溪縣。一生歲試。
占此後。惟草索取錄十八名。此係第二句之應也。
又晉江蘇。郭姓問二子。執得入泮。占此俱失意。
此乃第四句等浮雲之驗焉。
籤詩故事一
嚴子陵登釣臺
漢朝。嚴光字子陵。餘姚地方人。年少就有清高名聲,曾和劉秀一起遊學。後來光武帝劉秀即位,嚴光改變姓名。隱居不作官。皇帝令人訪尋他。後來浙江桐廬縣長報告,發現有個人反穿了皮襖釣魚。皇帝懷疑此人就是嚴光,派人找他來,去了三次才請到他,讓他當諫議大夫(官名)但他不肯接受,在富春山耕作。
皇帝順從他的志向,為他興建釣臺。他是東漢第一清高人士。
釣台與青溪東漢高人隱士嚴子陵
富春江上的嚴子陵釣台
(嚴子陵有機會成為丞相,而且皇帝再三邀請,為何還不肯就任呢?因為政場人心險惡,退之可保吉祥也。尤其忠良賢明者,更容易遭受小人陷害,故寧可退之。)
籤詩故事二